Friday, December 27, 2013

魚作 Gyotaku - 被拉來的

有看我blog或食評的都可能留意到,我不太吃日本菜。不過,之前約了一位很久不見的前輩IM來個lunch吹吹水。我倆都於中環上班,她竟然訂了魚作,好吧,我不便推辭,就吃一回日本菜吧。

Weekdays的魚作不訂位應該吃不到,看看menu,有數款不同的set lunch,包括星期一至星期五每日不同的是日午餐,亦有普通的set lunch,在12月時還有夏季特別set。。。反正就是有很多選擇,想吃吉列類的,有;想吃魚生飯的,有;想吃冷麵的,有;想吃燒魚的,有;想吃鰻魚的,有,等等等等。價錢有高至200多元,也有比較便宜的。
不過想引起自己的選擇困難症也不易,一定要先訂位,因為魚作的面積不大,又非常受歡迎。

我和IM都從夏季特別set中選了燒三文魚,此三文魚的魚肉應該是取自三文魚一個特別的地方,我忘了那裡,好像是鰭下的肉,不記得了,反正就是一條三文魚只有一份。這個set大約170元-190元,不便宜,但考慮到其燒的魚肉是一條三文魚只有一份,便覺得還好。

先來的是魚生沙律。好吧日式的沙律在任何地方好像都是這樣的。魚生的色澤很鮮,不過三文魚卻有點韌,咬不開。

Tuesday, December 24, 2013

Bistronomique - 寫意襯托味道

雖然以前常在西環上的半山出沒,但是那時除了由山上沿水街行到德輔道西乘坐我最喜愛的紅van外,吉席街海旁及士美菲路我真的6年也沒有踏足過。難怪人人都問我究竟6年來我幹了什麼。哈,你們覺得哩。。。?

現在西環已是今非昔比,不同的洋人餐廳陸陸續續選址於西環,一個星期六的下午我便和KG及DZ來了Bistronomique吃一頓午飯。

餐廳其實頗小,一個長方形,放不了很多桌,但是樓底很高,所以也很有空間感。一進入餐廳侍應便熱情的招呼,急不及待的向我們介紹當天的精選,以及解釋a la carte menu上為何有些菜式未能提供。

先上來的當然是我最最最喜歡的餐前。這裡的餐前包水準不錯,拍得住chez patrick deli 的 (即由Bread Elements出品) (我對餐前包的要求:有麥味,夠硬及夠煙韌。不用烘熱也可以,不用軟,沒有牛油也可以)。

Wednesday, December 4, 2013

The Petit Café - 人多 - 都是連鎖的食物 - 但挺好吃

我對連鎖集團沒有好感,但不否認連鎖集團都可以有很好吃或很高質素的食物,但當然,在這個世代,能夠避開不吃連鎖的儘量都不吃。

可是,當我人在金鐘,想找個地方和朋友風花雪月,並沒有很多選擇。首先,各大星級酒店平常無事不會去。那小店呢?抱歉,並沒有,要經PP3行去灣仔才有。所以,我又來了simplylife的貴版 -- The Petit Cafe。午飯時間之後這裡依然很多人,找位置有難度。

先來杯Cappuccino,一貫simplelife的咖啡,不過盛載的杯有花的圖案,份外搶眼。

Monday, December 2, 2013

協和麵包餅食 - 餅食 - 傳統的我愛

前鋪後焗的餅店不多,要在舊區才找到。觀塘的協和街便有數間。以下就是數次光顧協和麵包餅食的簡報。

小店的名稱為協和麵包餅食,"餅食"一詞很有懷舊的感覺,現在沒有多少麵包店會用"餅食"作為名稱了。原來,如果店舖要在一棟樓宇內烘製麵包及其他烘焙食品作出售之用,便要申請"烘製麵包餅食店牌照"。不知道舊式麵包店叫餅食是否與這牌照有關呢?

我首先試的是不同味道的酥餅,通常前鋪後焗的餅店都有這類酥餅供應,不過不一定像協和這裡口味那麼齊全,我一次過就試了其中三種口味。

蛋黃酥 - 外表看起來不錯。面頭的金黃色酥皮色澤鮮明,小巧的一個大約有一個乒乓球般大。內裡以蓮蓉作餡料,中間有蛋黃。大家可見酥皮的外層非常薄但仍可清潔看到一層層的酥皮。由於皮薄,吃起來不會一口粉的感覺。蓮蓉沒有加入太多的糖,不太甜亦不會膩。不過,蛋黃的體積比較少,也沒有咸蛋黃的香味,當然,如果要有咸蛋黃香,價錢怕是要多幾塊錢吧,大家可以把這當成是一個蓮蓉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