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從朋友那兒聽來尖沙咀韓國街再行上一個街口(即金巴利道),於一個隱蔽的入口有一間韓國餐廳,週末也有午市套餐,我便找了一個週末來試試。由於入口太隱蔽,我走過了也懵然不知。最後有一位嬸嬸於一個破舊的商場入口向我推介韓國菜,我才發現原來她正正在推介石牆道呢!
由嬸嬸帶領下,我和媽媽順利進入餐廳。餐廳分兩層,我們坐地下的一層,不算大。侍應有韓國和香港人,每位都很有禮貌。
典型的擺位 |
午市套餐的選擇不少,例如有不同的石鍋飯、熱吃或冷麵等。沒有合心意的也可以從散點的餐牌選擇。我們點好菜後便有餐前小碟上來。
前菜 - 我只能說,太多了吧!當然,多是指款式,而不是份量,所以每位食客都可以每款試一點,而又不會飽肚或吃不完。16款前菜中,最特別的是左下角相機剛好拍不到的醬醃螄蛤,在別的韓國餐廳沒有。其他的就是一般的小前菜。
石頭鍋飯 - 韓菜中最基本的一道,侍應會在上桌時幫忙拌好。鍋飯送來時熱呼呼的傳來香味,底的部分只要不去翻,侍一會兒便自然有飯焦。配料不算多,肉其實算少,不過翠玉瓜、紅蘿蔔及芽菜等等的配菜伴著飯吃已經很不錯。
泡菜煎餅 - 散點的一道。我的習慣是每到一家我沒有光顧過的韓國餐廳都會叫上一客煎餅,來到石牆道當然也不例外。煎餅的面積頗大,帶泡菜的紅及微焦的金黃。雖然油份略為多了少許,但這熱度十足的煎餅除了帶有泡菜味道外,內裡也夾了泡菜。看上去金黃的色澤已可知它十分香口,特別是邊沿的位置非常香脆。這客煎餅2人分享也不會嫌多。
烤黃花魚 - 黃花魚是韓國人常吃的魚種,以燒的方法最原汁原味,亦最健康。
魚燒得不錯,雖然看起來好像皮有一點燒焦,但卻沒有半點焦或苦的味道,而且還很脆及香口。吃罷魚皮,魚肉不腥,多汁亦夠嫩滑,好吃。其實黃花魚在街士賣一點也不貴,可是我還是會在韓國餐廳點上一道,因為自己在家裡做不到烤這個動作。
石牆道的午餐肯定不是最平,但勝在貨真價實,每款食物都很美味。另外,侍應招呼周到有禮貌,一定要再拜訪。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