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27, 2013

魚作 Gyotaku - 被拉來的

有看我blog或食評的都可能留意到,我不太吃日本菜。不過,之前約了一位很久不見的前輩IM來個lunch吹吹水。我倆都於中環上班,她竟然訂了魚作,好吧,我不便推辭,就吃一回日本菜吧。

Weekdays的魚作不訂位應該吃不到,看看menu,有數款不同的set lunch,包括星期一至星期五每日不同的是日午餐,亦有普通的set lunch,在12月時還有夏季特別set。。。反正就是有很多選擇,想吃吉列類的,有;想吃魚生飯的,有;想吃冷麵的,有;想吃燒魚的,有;想吃鰻魚的,有,等等等等。價錢有高至200多元,也有比較便宜的。
不過想引起自己的選擇困難症也不易,一定要先訂位,因為魚作的面積不大,又非常受歡迎。

我和IM都從夏季特別set中選了燒三文魚,此三文魚的魚肉應該是取自三文魚一個特別的地方,我忘了那裡,好像是鰭下的肉,不記得了,反正就是一條三文魚只有一份。這個set大約170元-190元,不便宜,但考慮到其燒的魚肉是一條三文魚只有一份,便覺得還好。

先來的是魚生沙律。好吧日式的沙律在任何地方好像都是這樣的。魚生的色澤很鮮,不過三文魚卻有點韌,咬不開。

Tuesday, December 24, 2013

Bistronomique - 寫意襯托味道

雖然以前常在西環上的半山出沒,但是那時除了由山上沿水街行到德輔道西乘坐我最喜愛的紅van外,吉席街海旁及士美菲路我真的6年也沒有踏足過。難怪人人都問我究竟6年來我幹了什麼。哈,你們覺得哩。。。?

現在西環已是今非昔比,不同的洋人餐廳陸陸續續選址於西環,一個星期六的下午我便和KG及DZ來了Bistronomique吃一頓午飯。

餐廳其實頗小,一個長方形,放不了很多桌,但是樓底很高,所以也很有空間感。一進入餐廳侍應便熱情的招呼,急不及待的向我們介紹當天的精選,以及解釋a la carte menu上為何有些菜式未能提供。

先上來的當然是我最最最喜歡的餐前。這裡的餐前包水準不錯,拍得住chez patrick deli 的 (即由Bread Elements出品) (我對餐前包的要求:有麥味,夠硬及夠煙韌。不用烘熱也可以,不用軟,沒有牛油也可以)。

Wednesday, December 4, 2013

The Petit Café - 人多 - 都是連鎖的食物 - 但挺好吃

我對連鎖集團沒有好感,但不否認連鎖集團都可以有很好吃或很高質素的食物,但當然,在這個世代,能夠避開不吃連鎖的儘量都不吃。

可是,當我人在金鐘,想找個地方和朋友風花雪月,並沒有很多選擇。首先,各大星級酒店平常無事不會去。那小店呢?抱歉,並沒有,要經PP3行去灣仔才有。所以,我又來了simplylife的貴版 -- The Petit Cafe。午飯時間之後這裡依然很多人,找位置有難度。

先來杯Cappuccino,一貫simplelife的咖啡,不過盛載的杯有花的圖案,份外搶眼。

Monday, December 2, 2013

協和麵包餅食 - 餅食 - 傳統的我愛

前鋪後焗的餅店不多,要在舊區才找到。觀塘的協和街便有數間。以下就是數次光顧協和麵包餅食的簡報。

小店的名稱為協和麵包餅食,"餅食"一詞很有懷舊的感覺,現在沒有多少麵包店會用"餅食"作為名稱了。原來,如果店舖要在一棟樓宇內烘製麵包及其他烘焙食品作出售之用,便要申請"烘製麵包餅食店牌照"。不知道舊式麵包店叫餅食是否與這牌照有關呢?

我首先試的是不同味道的酥餅,通常前鋪後焗的餅店都有這類酥餅供應,不過不一定像協和這裡口味那麼齊全,我一次過就試了其中三種口味。

蛋黃酥 - 外表看起來不錯。面頭的金黃色酥皮色澤鮮明,小巧的一個大約有一個乒乓球般大。內裡以蓮蓉作餡料,中間有蛋黃。大家可見酥皮的外層非常薄但仍可清潔看到一層層的酥皮。由於皮薄,吃起來不會一口粉的感覺。蓮蓉沒有加入太多的糖,不太甜亦不會膩。不過,蛋黃的體積比較少,也沒有咸蛋黃的香味,當然,如果要有咸蛋黃香,價錢怕是要多幾塊錢吧,大家可以把這當成是一個蓮蓉酥。

Wednesday, November 20, 2013

BLT Steak - 不為別的,只為Crêpé Soufflé而來 - 不吃別的,只吃Crêpé Soufflé

(好吧,其實還吃了chocolate tart)

我不吃steak,period。

但是,我常常受到不同steakhouse或貴價餐廳的甜品吸引,卻又不敢硬著頭皮衝入人家的地方坐下告訴人家我只想吃甜品,因為根本不可以吧。不過頭皮不硬就沒得吃,所以今天我選了下午的時份來BLT試試運氣。很想試它的Crêpé Soufflé。

二時來到,時間尚早,餐廳有很多人正在吃lunch buffet呢,大部份都是洋人,我跟侍應說我只吃甜品,她說那你們要坐outdoor。嘩,outdoor很囇呢,但既然來了就算吧。其實應該可以晚一點來,例如四時或五時,沒有人吃lunch,就不用讓位置予吃正餐的。為什麼我不愛outdoor呢?因為我去的那天有很大的太陽,坐在外面不舒服,我可不能像外國人般那麼熱衷囇太陽。

但既然來到又想吃,我也不管那麼多了。

Monday, November 18, 2013

金滿庭 - 對我來說:貴


這天被家人召來了德福吃晚飯,原來他們訂了金滿庭。我也很久沒有吃上海菜了,試試也無妨。

合時餐廳小廚 - 一般的小菜,可能因為沒有吃千層咕嚕肉吧

來到將軍澳,真正的進入財團的勢力範圍。四周都是商場,而商場內都是連鎖或大集團旗下的食店。在將軍澳要找稍為街坊的小店通常都要到居屋屋苑或屋村的範圍才有。或者像我一樣,來到坑口村也可以。

我們不夠7時左右到達合時已經只餘下最後一桌空桌,晚一點便要等位了。

合時是一間小店,有"戶外座位",大排檔的格局。侍應們都是阿姐阿叔,不過都很親切及樂意回答問題。就我所見,很大部分的食客都應該是街坊或熟客,而且很多都點了蒸蛋。我們用了一點時間看餐牌,阿姐也沒有催促,這裡的服務真的不錯。

沒有點蒸蛋的我們要了一碟蠔餅,看上去煎得非常不錯,金黃兼有微焦,蠔仔躲於蛋中間,數量正常。蛋沒有煎得過老或太乾,香口熱辣。不過看見底下的牛油紙印上了不少油份,提醒大家煎蛋炒蛋這類小菜不能吃太多。。。

Wednesday, November 13, 2013

Wise Bakery - 麗港城小店 - 太好吃 - 但師傅不再焗了

我發現,我有魔咒。

凡是我喜歡的,都會很快在我喜歡它之後消失,生怕我再見到。好像好吃的店鋪到我開始養成習慣常去光顧它便會倒閉,那一間boutique買多數次衣服便關門大吉,就連喜歡看的電視劇都會在被我發現後被取消。

魔咒下最新的受害品,就是麗港城商場麵包店的麻糬。這間麵包店是做街坊生意,前鋪後焗,產品都是新鮮出爐。而且款式繁多,例如燒餅、合桃酥、酥皮蛋撻、布丁、菠蘿包、吉列豬扒包、日式紅豆包、栗子包、砵仔糕、中秋節有月餅、端午節有粽及還有老婆餅等等等等。它和同商場的2間同一集團的麵包店形成強烈對比,因為後者的包全是由工廠送來冰冰冷冷的。

數月前我在這裡買了不同味道的麻糬來吃,真的是非常好吃!但2個禮拜前被告知師傅決定以後都不再焗這款麻糬了。。。又是另一項我喜歡的東西從此在世界中消失!

所以我特別要為這裡的麻糬寫一篇,因為它和外面的麻糬並不一樣。

麻糬的味道有3種,分別為芝士、朱古力及芝麻。單是外表已是與外面所認知的麻糬不一樣。體積很大,看上去很飽滿(實際上也是)。

Open Kitchen - 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的不是我,是我新熟絡的朋友EI (對,我身邊的所有人都有代號)。那虎山是指什麼?當然是指於open kitchen吃頓brunch啦。因為見到open kitchen的menu的價錢就猶如見老虎,暈。

在open kitchen通常我只會買baked goods或沙律,因為IFC在我公司附近,而附近有此類食物供應的地方不多,難不成每次都走去soho嗎?但說到真的在餐廳範圍坐下吃一頓我平常真的不願意,因為它的價錢可以在中上環別處吃得非常好吃的!不過怎樣也好,這天EI強拉我來,我也不好推卻。

侍應給了我們一個窗口的位置,非常光猛。點好菜後侍應很快就送上餐前包及處於室溫狀態的牛油。餐前包分2款,一是麥一是白,質地是我最愛可以殺死人的硬,但咬下或撕開的時候有非常多的麵包碎掉下來,太乾了。味道方面,2款麵包的味道沒什麼分別,麵包味不太夠。附近少有賣西式包的店子,這情況應該給了open kitchen很大的優勢,即使不太好吃,也長賣長有。而牛油更加不值一提了,這麼多的麵包附上這麼"多"的牛油,牛油味很淡,我們也沒有要求多一點。

Tuesday, November 5, 2013

Boston 1 Seafood & Grill - 我是幹嘛來這裡吃

對,我是幹嘛來這裡??

話說有一天我有2小時的時間逗留在元朗,我便約住在元朗的DZ等等一行5人出來吃頓午餐。我們來到了Boston 1 Seafood & Grill。不過,吃罷感到頗失望。

中午的時份餐廳也坐了不少人,人多的話訂座會比較安全。店的面積不大。主要有2至3名侍應。

點菜後不久侍應便送上餐前包,有看我blog的都知道我非常喜歡餐前包,對餐前包的要求也很低。。。不過這裡的餐前包質素竟然低過我的要求,因為它完全沒有麵包味,軟得來好像放了一整天的不新鮮。我吃了兩口便放棄。


Thursday, October 31, 2013

鄭記 - 打冷

和YY於銅鑼灣集合後已是5時多。

是晚只有我和YY兩個人,大家都想吃頓便宜點的,我的麻甩癮又發作,當然要去打冷,而銅鑼灣打冷當然要去鄭記。

我們6時許到達,輕鬆的找了一張檯坐下。店子很少,坐不下太多人,所以要吃的話要趁早。店內的冷氣頗強,而店家又把幾把電風扇全力開動,所以店內很冷很冷。

打冷的食物來來去去都是差不多,而我吃來吃去還是很喜歡吃。

第一上場的是炒蜆仔肉 ($40),40元的蜆仔肉是凍食,便宜的一碟賣40元剛剛好。小巧的蜆肉不韌之餘雖不是新鮮(40元的蜆仔肉也不用太多要求吧)但調味沒有過頭,亦有蜆味。我想用來送酒送粥一定不錯。

Sunday, October 27, 2013

你upload我的相?

這只是小事一則,但亦想寫一寫。

話說很久之前曾經我和我有關的一間機構內的3個女孩(簡稱 A、B及C)去代表機構參加公開比賽,要穿上機構的t-shirt。

總之,那日的一身裝束就是不想在比賽場地碰到任何朋友。可想而知有多麼的惡劣。

我與A是俗稱的"friend底",與B不太熟但見面會說上一兩句,與C是見過2次,根本不認識。而A,B同C也是不太認識。我們受指示要拍一張"團體照",所以找了路人甲為我們用相機拍了數張照片,然後B便拿出電話要路人甲拍一張。

Thursday, October 24, 2013

CAFEINE - 喝咖啡吃南瓜

多個月前的一個公眾假期,和KK來了這裡。那時Cafeine還是新開張不久。

內裡的裝潢很簡約,由紅白為主,所有東西都印了店的logo及名字。我來是為了食它的三文治及喝它的咖啡。Cafeine的老闆是澳洲人,我大姐常說澳洲的咖啡最好喝,cafe最好。那麼,既然有澳洲人來港開cafe,一定要來試試。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面積頗細,生意也不錯,所以有機會會沒有位。
二話不說,先來杯hazelnut latte($36)!很大的一杯!喝完已飽了一半,雖然有hazelnut的成份但不會過甜,奶味及咖啡味也很香,基本上不用下糖也可以。

Monday, October 21, 2013

Dan Ryan's Brunch - Oh,不吃不知有好brunch吃

記得上年分別和KK、TC及中學老師及同學去了又一城及尖沙咀的Dan Ryan's。原因是由於又一城及海港城實在是太多人,非常難找到地方可以讓我們坐下來閒聊數小時。然後我發現了Dan Ryan's通常都不會滿坐而且還有下午茶餐供應。後來尖沙咁的分店結業。今次要和TC及LR於下午2時多一聚,而TC又要星期六自己加班,我便選擇了金鐘的分店。
本來平時週末在又一城的分店有tea set的,而且只是60-70元左右,可以選擇甜品如apple tart、tiramisu、迷你waffle、cheesecake及nachos等等連飲品。但這次來金鐘的分店則只有brunch供應。但我到達時只時2時,應該是太早,所以只有lunch及brunch供應。

Lunch的menu是a la carte,由前菜至甜品都有,就是沒有set。Brunch menu則有典型的brunch食品例如omelette、benedict、pancake等等。同樣地是沒有set,所有食物飲品都是散點。

二話不說,咖啡先來,分別是cappuccinolattemocha。我的是cappuccino,咖啡味稍輕但很易入口很滑,沒有投訴。

Simplylife Bakery Cafe - 太飽

與九龍城的simplylife相比,我覺得金鐘的較靚,純粹個人喜好。不過,至少星期六日的下午茶時間金鐘的simplylife不用排隊都可以入場。但聽說午飯時間都是要排的。那是自然的,這一帶好像沒有一些比較西化但較便宜的西餐廳吧。

話說這天與KK其實已經吃了午餐,午餐亦已有甜點及咖啡,但我們還是要找個地方吃多一次甜點。不想吃COVA, 不想去酒店,不想行去灣仔或中環所以便來了這裡。

樓底夠高所以空間感十足。我們到達時已大約4時多,所以下午茶餐例如牛角包sandwich或薯條已暫停供應。不打緊,我是來吃甜的。

Saturday, October 19, 2013

[誰能告訴我] - 個個站都見到

到底是在何時,地鐵開始派員工到月台站崗及"控制人流"的呢?

在人多的時候及最旺的站例如尖咀旺角金鐘,有人來維持秩序當然是沒有問題。(當然有冇用係另一件事因為我看大家都照樣不去人少的地方或強擠進車箱。而且下班時候的金鐘月台並沒有"人較少的地方")但點解我成日係冇乜人或冇乜自由神的站都見到佢地?例如官塘站大多乘客都是居民又見到員工,週末下午3,4點於將軍澳線又見到員工,明明就冇乜人等車。反而派咁多員工去月台就令到個月台迫左D。而且佢地用大聲公叫人上落電梯唔好郁要企好真係有點好笑,好似番小學D老師風紀叫D學生上樓梯手要擺後面咁。

而且我發現不少員工都是於"do do do"時呆站但對門關上時先舉牌叫人唔好衝,但其實好多人都會在"do do do"時衝入車箱,有時對門關得快,都咪話唔危險。

總之,佢地可唔可以唔好咁無處不在呢?

Friday, October 18, 2013

補習的真啼 (3) - 妹妹有志氣又如何?

過去我其中一個學生是一名中學生,我開始教她英文的時候是她中五暑假,她還有2年才考A-Level考大學。她讀的是傳統名校,家裡雖能負擔她的補習費及學樂器費但不算是很有錢。

第一堂我已發現她的英文很不濟,不但只港式英文,grammar還錯誤百出,而且很多升中六學生應該要懂得的英文字她也是一慨不曉。我每個星期也會讓她回家以她不懂或常用的英文字作大約20句句子。

問題便來了

Wednesday, October 16, 2013

Pacific Coffee - 有進步

這天晚上約了友人出來吹水,看到pacific coffee有不少空的位置所以坐了下來。除了咖啡外還點了兩個甜點。其實去年有吃過數款pacific coffee的三文治及蛋糕,但都覺得不太好吃,便沒有意思再試它的食物 (除了pie之外),這次友人提出想吃,我們便點了2個安全的選擇,一為new york cheesecake,二為chocolate tart,這兩款,如果真的難吃也有極限吧。

New York Cheesecake - 坦白說,我本身是挺喜歡starbucks的blueberry cheesecake的,所以也想試一下pacific coffee的cheesecake如何。結果是也不差,批底的牛油味不太重,蛋糕的芝士味也沒有很濃烈,所以吃下去其實沒有膩的感覺,至少不難吃。不過,畢竟是在吃cheesecake,即便有膩其實也沒所謂吧,所以如果芝士味可以更香更重的會更好。

Tapeo (Sai Wan Ho) - When can I go again? (2)


Mushroom & Piquillo Pepper Tortilla ($68) + Crab Tortilla ($72) - 接下來又怎麼少得西班牙獨有的tortilla呢?Tortilla即是西班牙奄列,待別之處在於它除了蛋之外還以薯仔作為其主要的材料,而最基本的torilla通常只加上洋蔥。由於用了大量的薯仔,tortilla是頗為飽肚的一道tapas。我們當晚選了mushroom 及蟹的tortilla,看上去沒多大的分別。Mushroom的那一款比較像原味的tortilla,大概因為mushroom的味道本身不特出。而蟹的那一款則明顯地吃到了蟹肉。兩款tortilla都熱辣辣的上桌,外邊煎得微焦脆口,內裡的蛋及薯仔軟軟的口感分明。當然,蛋不可能像是中式炒蛋的嫩滑,但一點也不老。這兩個tortilla真的好好吃。

Tapeo (Sai Wan Ho) - When can I go again? (1)

哈哈‧哈哈‧哈

這就是我來到Tapeo的心情啦~~~ 其實我一直也對西班牙菜情有獨鍾。可惜,在香港可以吃到西班牙菜的地方不多,雖然這一兩年都有多間新的西班牙餐廳,連劉嘉玲都有份,但這些新的餐廳大都挺貴,不是大部分人都負擔得起或者可以常去吃。最慘是貴得來又未必好吃,又或者排隊/訂位等到世界末日也吃不到。

Tapeo應該是在香港一間富有很長歷史的西班牙餐廳吧。它在soho也有分店,不過那間好像只有bar 檯,我一行4人不太方便互訴心中情啦,所以就來了西灣河這間。這裡有bar檯,有高檯高椅還有梳化檯。我預先訂了7時的4位,不過以我所見walk-in應該也沒有問題。這裡的面積比我想像的少,並用了半開放式的設計,炎夏時不知會否很熱呢?但我當晚坐的位置在冷氣機的正下面,有點冷。


Menu上的選擇蠻多的,而且有很多西班牙的signature dishes,例如Tortilla及Anchovies ,當然還有西班牙火腿。吃的是tapas,所以價錢其實沒有特別便宜。當然,大家是可以來這裡點上一兩杯酒再點上一兩個tapas再去別處吃晚飯。(而且西灣河有很多很值得吃的餐廳!)

Friday, October 11, 2013

補習的真啼 (2) - 補到病補到死補到傻補到喊

這是一個非常極端的個案,因為個媽媽講講下的時候竟然哭了。

話說學生是一名小六的男孩,那時我補了半個月發現男孩冇時間完成我給的少許exercise,原因為下:(!!!)
  1. 每逢星期一、三及四學校補課至4時45分,家不在學校附近,回家已是5時多近6時,要時間回氣洗澡趕功課,7時半左右晚飯再完成功課,之後通常都有測驗或默書要溫
  2. 媽媽說細路每晚10時便刷牙準備睡覺,還要除con。Big brother,現在小學便要戴隱形眼鏡嗎?隱形眼鏡不是對眼睛不好嗎?除con後還要換睡衣 (在我家不用的,沒有分睡衣同在家著的衣服)之後已大約10點半,上了床後又不是立即訓著,到真正睡著已是11點!(Big brother我說為何不想辦法去減少準備睡覺的時間個媽媽話已盡力了。。。吓?lee d 野,冇理由做不到嫁喎)
  3. 每天練大約一小時樂器
  4. 星期二放學後去外國人補英文1小時,但補得不好,因為外國人不懂補grammar,只能補writing,回家又已是5時多。連個細路亦說外國人呃飯食,但媽媽話冇辦法,因為未找到新的老師!我說那麼星期二可以讓他休息及清一清我們補習老師的練習,媽媽應該聽不入耳。。。
  5. 星期五放學後去新界某處補中文,路途很遠,之後再由爸爸接回家已是晚上了。媽媽說,學校小六會教背影或愛蓮說之類的文章,再派工作紙要學生分析,例如中心思想,背影是否抒情文之類的問題,但不會和學生對答案,但考試會考。真的是痴媽根的學校,小六的會明愛蓮說嗎?唔對答案點解又要考呢?媽媽話這位中文補習老師經驗好,懂得回答這些問題,所以長途跋涉都不能cut掉她
  6. 星期六早上是數學補習,補學校數,媽媽說此補習老師A懂得小學生會錯什麼,下午近晚上時補奧數 (因為學校要求要學),而補習老師A不補奧數,所以以高價請了補習班的老師來私人補奧數
  7. 星期六下午2時至4時要回校練樂團,計音樂科的分
  8. 星期日早上要過海玩球類活動,此為個細路真心喜歡的,所以要早起及遠也要去。而自己家會所的球類班太渣,細路不喜歡
  9. 星期日球類活動後午飯然後就是和我的2個小時,之後再多1小時左右就再去另一個中文補習老師。這位中文補習老師不同新界的那一位,媽媽話這位補習老師有料,可以中學繼續補,而新界的那位未必有能力補中學。我問為何不只補一個中文老師,媽媽說找不到人
  10. 全年有無數小測默書及projects,例如電腦堂要寫網頁及動畫!!(吓?冇病呀)

Monday, October 7, 2013

百利冰室 (2) - 嘩,什麼曲奇?

吃罷還可以的午餐,要回中環了,一早已知道百利有聞名的卡通曲奇,出名於外表,而味道不太佳,我買了一些回中環哄哄同事。

對呀,賣相真的很出位,大慨就是連卡通公司都不會有興趣告侵權的那種!每塊曲奇都有不同的表情,好搞鬼。

綠色的是綠茶Keroppi,現在的小孩還知道它是什麼嗎?話說我小時Keroppi已經有一點過氣了,不過我有位姐姐很喜歡,所以我才知道。我也挺愛它。我一直以為Keroppi是女的,因為它的衣服好像裙子,但其實它是個公的。。。Keroppi是一個很喜歡adventure的又愛玩的角色,它的媽媽是做菜高手還有一間小餐廳,亦會做Keroppi最愛的飯團。
這曲奇沒有綠茶味,很甜,我吃不下去。吃罷樣子就像這塊曲奇的表情。

百利冰室 (1) - 就是這樣?


不知為什麼,很少去茶餐廳,更莫說是冰室了。這天被人指派了外出,嘿嘿,就約YY出來。我說要去些舊式茶餐廳,YY便帶我來了這裡。我在之前已經聽過百利,特別是它的沙翁及卡通人物曲奇餅,當然,還有它的歷史。

時間大約是中午12時左右,店內已開始人多,進入門口沒有想像中的舊,其實還挺光鮮的。侍應亦有制服的,而且制服上印上了常餐這類的餐牌,好怪。。。大部分人都在吃午市套餐,YY一早已事先張揚要吃咖哩牛脷,我嗜了一口咖哩汁,好吃!而我對面的女人要了午餐中的蕃茄湯底的米線,我看見很大堆頭!而且有很多蕃茄!

說回正經的,百利的餐牌有非常多的選擇,但應該因為大部分人都常餐、早餐、套餐的點,其實餐牌上有很多東西是沒有的,而且侍應不熟悉餐牌上有什麼。像是我叫洋蔥奄列的時候,阿姐問我有這東西嗎?lol 
不過值得說的是,中午12時已經沒有蝦多士了,所以我才點上奄列。。。
很多選擇!傻傻的我才以為真的可以照著它點

Sunday, October 6, 2013

補習的真啼 (1) - 陪太子讀書

在大學畢業前我有超過8年的補習經驗,現回想起來都真的津津有味,哈哈哈。所以同大家分享一下。

有些補習是陪太子讀書。即是重點不是讀書,而是"陪"。我其中一名學生是小五的小妹妹,每天放學都要補至少1.5小時,我就對功課,溫默書,測驗考試再加堂。小時候我總以為補習是成績不好才補,當然這想法現在是完全錯誤。小妹妹的媽媽是想確保功課全對,有人同佢"跟"。另外一個學生是讀國際學校的小六男孩,他的英文閱讀理解奇差,媽媽說他不懂得專心,要我隔日去坐個2小時陪佢做閱讀理解,過程是首先,我要俾時間佢做,之後我地一齊對答案。通常男孩都要做至少1-1.5小時,所以我有1-1.5小時是"陪"。男孩通常都會要我拿我自己的書出來溫。。。

這種"陪太子讀書"的錢最好賺,基本上我不用作任何準備,去坐一坐,看學生做野,對下答案,便已經時間到。不好的是因為太悠閒,我們這些睡的少的會好想訓,釣魚釣到傻。那個男孩會幫我睇水,工人一出廳會叫醒我。。。這些媽媽都會要我看著(即是"陪")學生先做好功課或練習,才作講解。

Friday, October 4, 2013

Open Kitchen - Advanced version of Simplylife? Don't think so


人就是這樣,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知open kitchen是貴的,但我偏向open kitchen行。一個月總有幾次很想吃它的沙律。話雖這樣說,其實要在香港找到這類沙律的餐廳不多,在soho的那些更貴呢。

不嫌我長氣,open kitchen 的沙律並沒有很健康,千萬不要以為吃它的沙律就是輕食(除非你原本就真的是乾炒牛河,M記加大之類的)。為什麼?除了大部分沙律選擇都加了很多很多的橄欖油外(橄欖油無疑是比一般油健康但它始終是油!),它的選擇還有pasta salad或caesar salad等,都是預先拌好沙律醬,而眾所週知,沙律醬是很胖的。那麼沒有南瓜的日子通常也有甜薯,甜薯/薯仔是一種健康食物,但太多則不好 (偏偏open kitchen通常會夾很多!)。反正吃這裡的沙律也要適可而止。如要真的吃一頓健康的午飯,在香港,還是自己準備吧。

嘩,週末的沙律選擇和平日的有點不同 (雖然平日的選擇也有轉換),例如沒有西蘭花但有椰菜花。粟米是每天也供應,而且像是從新鮮的粟米切下來 (因為有一整片的粟米),吃下爽脆亦甜。紅菜頭有其獨特的味道。這天沒有南瓜,又沒有甜薯,只有薯仔,有點失望。我猜薯仔是焗的但油下太多,非常油膩。這盒沙律的最底其實還有蕃茄,另外有小米,全都用了油,所以連盒子也是油油的。雖然油膩,但卻是好吃。

The News Room


Classified、The Pawn、The Press Room、連The Principal都是和這間The News Room屬同一集團,我很喜歡The Press Room,也覺得Classified OK (其餘的沒吃過),所以原以為The News Room應該不錯吧?

嗯,吃完後,我想The News Room還可以吧。。。

The News Room 處長於鰂魚涌的太古坊,就是太古集團那邊。自從太古坊的落成,除了有了摩登的商業大廈,還帶來了大量白領及外國人,所以,附近的食肆亦步向西化。而The New Rooms選址這裡,亦很正常不過。

星期六的中午來到,沒太多人,想來吃個brunch。不得不說,這裡的裝潢很有風格。啊,原來價錢挺貴的,一貫這集團的定價。吃個benedict要約90元,沙律大慨要80元,french toast要約80元。不過brunch menu的選擇非常多,分了brunch favourites、seafood、platter、burgers & sandwiches、rice & pasta、soups starters & salads、 kids' specials、還有grill及mains。

我與TC在seafood內選了個輕食的Salmon Gravlax。Gravlax大慨就像煙三文魚,用了鹽、糖及香料dill處理保存再於吃時淋上醬汁,是北歐的菜式。其實只要餐廳的三文魚來貨沒有大問題,這道菜就不會出事,畢竟不用煮。這裡的三文魚是正常的貨色,正常對我來說就是好吃。


Tuesday, October 1, 2013

Simplylife Landmark 馬拉松 - 沒意義的馬拉松 (Muffin)

Simplylife除了有琳琅滿目的danish外,還有數款muffin。大慨16-17元。話說我吃完danish後,也吃了幾天muffin。

Banana and pecan muffin - banana and pecan muffin,應該是最好吃的口味!我現在隔天便要一吃。Pecan即胡桃,和核桃不同。這個muffin中的pecan被烘焗過後很脆,但也能吃到pecan的味道。Muffin的面層被焗至微焦,吃下去時這一部分十分香口及脆脆的,連著pecan一起吃非常好吃,因此這部分最好的。蛋糕有香蕉味,也挺天然,當然,這種大量製作應該是用香精的吧?我也不知道。不過,其香口部分,有時會太焦。

Simplylife Landmark 馬拉松 - 沒意義的馬拉松 (Danish)

每天也很早到達中環,往往未到8時已到置地,但Simplylife比我更早,我去的時候,它總是已開。早前連續多日都吃它的早餐,是為馬拉松。沒意義的是,它的danish的酥皮其實都一模一樣,只是配料不同,我卻連續吃了多天 (以下的不斷循環吃了多遍),成了習慣。最後頂不住,沒有吃完所有款式。

Danish全都是$16/17元。由於是大集團,如果你去IFC的Open Kitchen,同樣的一模一樣的danish貴1至2元,在怡和地庫的Deli-O則$16 (但通常下午才有及款式較少),一模一樣的食物要到那裡吃,大家懂的。

早上加一杯小咖啡 (任何咖啡)是27元,但那杯咖啡真的很小,止不住癮。所以可加一杯大的,32元。我認為這是奇抵,因為其他時段買杯咖啡不便宜呀!

Hazelnut Danish - simplylife danish的酥皮全都做到了一層層的,相中也可看到。咬下去非常鬆脆,咬感一流,牛油味不重是敗筆,但亦因此而不太油膩及質感亦較乾,如果可以的話加蜜糖在酥皮面必定會更好!但整體來說還不賴,只要你不像我一樣吃個馬拉松,應該是一個大家也愛的點心。Hazelnut的味道由hazelnut cream/custard 帶出,不好意思,不知道確實的名字。反正味道是實實在在的hazelnut味,不過較淡。如果可以加一些hazelnut butter會更好。由於我不愛膩,吃simplylife的danish是很好的。
中間可看到一層層的酥。 

Thursday, September 26, 2013

[誰能告訴我] 小巴上的小電視

我住的地方距離市中心有大約5-15分鐘的綠色小巴車程,車資都只是3元。我由當兒童開始就常坐,近日來,我發現了一些現象:

1) 小巴裝了小電視!就說車程只有5-15分鐘,我要電視來幹什麼?其實,乘客大部分都是長者 (我那區有很多老人家),學生及煮婦,反正真的是平民街坊,你播le saunda廣告給誰看?最頂癮的是這幾個星期薛海琪的新歌狂loop,我都不知道是什麼歌,但個MV好無厘頭,佢攬著個男人唱歌,最後被佢用箭射死?(我都不確定)。d阿婆都睇到好困惑。可確定的是,小電視令到整架小巴激嘈。乘客有乘客講,電視廣告照播,嘈死人。

我覺得,小巴,巴士或的士上的電視一點用都沒有,幫公司決定要下這些廣告的人有冇問過自己平時搭交通工具會否留意這些廣告呢?

2) 小巴的窗貼滿了X議員爭取了ABCDE。最頂癮的是小巴2年前的車費只是2個幾,後來小巴公司因為成本上漲要加到3元,議員們傾左一輪小巴公司同意分2次加價,第一次加到2元8亳第二次先加到3元。所有議員都話係佢成功爭取分期加價,每人都有自己一張與小巴公司代表談判時的照片。先不論沒有人可以好巴炮地令小巴不用加價,我地都真係不清楚究竟誰才是"成功爭取"的那位。但每個議員都講到自己好似我地街坊的再生父母般偉大真係辛苦哂。

3) 有一位阿伯級司機,無論車有多少人,路上有多少車,在任何時間都是時速低於40km,我不懂駕駛,我不知道這樣是否真的可以慳很多油,但如果佢肯快D,一定可以走多幾轉。不過人地綠VAN打份工,當然不在乎走多幾轉啦。

我最頂不順的,都是個電視!

Wednesday, September 25, 2013

MANO - See? brunch again!

就說Mano的brunch實在太好吃,這二天就和CW來吃多一次。話說我其實是首先被Mano的danish吸引的,但第一次來卻沒有吃到。。。所以這次來就決定只點一款brunch菜式,再試danish。

Brunch的款式我們要了Scrambled eggs and H. Foreman smoked salmon ($108)。話說H. Foreman smoked salmon原來是一個英國牌子,而它的smoked salmon更是非常有名又贏得獎的。和我們之前的brunch一樣,賣相完美!
色彩很光亮

MANO - You got me EATING brunch again

上月經過 the L Place已看到Linguini Fini在地下的舖位沒有了,坦白說,有點興奮的感覺。Linguini Fini一開張的時候我已去試過,那時它還未有地下的位置。當時就已經覺得Linguini Fini的價錢挺貴但不特別特別好吃,而且所有pasta都很油很油。(但水牛芝士卻是真的好吃!) 它租了地下後我又去多了一次,嘩,比第一次吃的還差,所以,它不租地下,騰空了位置,多好。

現在那位置已變成MANO。MANO全日都有pastries如danish ($24)、cakes ($30)、麵包等供應,看起來都很美很美。所有都是廚師在店內的廚房即焗的。上班的日子午餐有沙律供應,不過挺貴,但配搭卻是新鮮。它有分salad及main。98元可以要數款沙律,這是small size (哈哈,small size也要98元),付出128元則可要一款main,我去看過,有三文魚,小牛扒等等,這是big size。不想外賣亦可以坐下來吃。

不過,我今天是來吃brunch的。其實我很久很久沒吃brunch了,之前不知怎樣,突然覺得brunch不外乎也是benedicts或omelette,成本好像很低但往往不便宜 (因為只由蛋及麵包等組成)。但由於MANO的pastries實在太漂亮,我真的很想來吃。之前問侍應她說週末及公眾假期有brunch供應,所以便決定和KK來了。(但今天卻沒有吃任何的pastries......搞什麼!)

餐廳的樓底很高,空間感十足。店內大部分顧客都是外國人。侍應們全都非常有禮貌,問什麼都知無不言,亦會不時問我們吃得怎樣,有沒有需要改善的地方。希望這種服務態度可以維持下去。

典型西方causal cafe小餐廳裝潢

Sunday, September 22, 2013

阿利水 - 稍貴但質素不錯

阿利水在尖沙咀已營業了一段頗長的時間,之前曾經想和媽咪來,但原來2個人不能訂位的。這次3個人,終於可以成行。我訂了6時,即早的一轉,大約6時15分左右才到達,但已經有很多人,我估計沒有訂位應該吃不到。

店的面積原來不大,枱與枱之間的距離也不多,但也不會坐得不舒服。而且雖然全場坐滿,但也沒有出現大吵鬧的情況。阿利水提供為數不少的食物,我們看餐牌也看了一會期間見到很多桌都點了什麼什麼看上去很大堆頭很吸引人不過價錢卻不便宜其實阿利水的價錢和韓國街的相比也真是較高的。

等了一會,9小碟上場,嗯,款式不少,沒有什麼特別不過挺好吃,不知道能否免費追加。我特別愛吃那翠玉瓜。不過其中有一碟只有那2件煎餅,真的有點小家,畢竟我們有3個人。

份量很少

Tuesday, September 17, 2013

Secret Garden Korean Restaurant - Yum Korean


較早時有一段時間TC十分忙,週末也約不到她出來到處逛逛,要見她只可以在週末的午飯時間回中環到她辦公室附近吃一頓catch up。話說TC無論到那一個部門都一定會被做牛做馬,亦受"中環大公司傳統"所規限,沒有到晚上十至十二時也不用想離開辦公室。八時放工對她來說是"早走",對我來說,是十分遲。。。而且我那時的department是沒有工作讓我做的,(再之前我在一個被認為是全公司最辛苦的department其實都沒做什麼)。其實每天工作至夜已深已經十分操勞,對個人的心理和生理帶來很大的負擔,週末還要繼續真的挺慘。但神奇的是,很多這樣的人都可以半夜2,3點收工再容光煥發於隔天10時回公司,我知道有一些更加會於隔天8時回公司繼續工作!(當然,我公司沒有這些人。) 究竟他們的lifestyle可以維持多久呢?

很合理的,TC的人工是我的一倍。。。但吃飯當然是AA啦。她的office在和記大廈/美國銀行大樓附近,我對這位置真的非常不滿,搞什麼呀,到中環吃飯又不是,到金鐘吃飯也不對,都很遠,附近只有連鎖快餐店如漢堡飽或燒味飯,也有一間昂貴意大利餐廳。。。記得早幾年有一家吃日本鐵板燒的餐廳。那時我暑期工的公司經理在我last day請我吃了一頓,裡面的人都說日文的。

好吧,說到那裡去了。。。

這次,我們試了一家在那邊經營了很久而質素甚高的韓國餐廳。

星期六的下午秘苑都只是半滿左右,這裡在週末是真的"secret garden"吧,誰會特意前來?後來發現,不少韓國人都真的特意前來。店內面積不大,負責人和好些侍應都是韓國人。雖說秘苑位於中環商業大廈,這家餐廳的佈置及格局可是挺家常的。


點了菜等了一會就上了前菜,挺大堆頭。我認為較特別的是左一的沙律,我好像第一次吃薯仔沙律作為韓式前菜。另外左下的炒粉絲好像也不常見,以前菜身份出現的炒粉絲是冷的,有麻油香味,不錯。


利苑 - 一流的服務


APM商場看似有很多食肆,但真正能吃了不多。家喻滬曉是其中一間但已吃過很多遍。泰式的那家食肆早年KK試過被偷電話而店方極不合作,垃圾。潮館的食物不好吃,而且要吃潮州菜,當然不是到商場而要去打冷啦。王家沙質素時好時壞加上生意太好,上菜進食收碟離開也要極速進行。

所以,我最後決定和爸爸來利苑吃晚飯。大約8點左右到,可以立即入座。我還以為週末晚上會滿座呢。雖然只有我和爸爸兩個人,但侍應安排我們坐了一張大概可以坐6人的桌子,空間感十足!一個看來經驗十足的侍應叔叔招呼我們,問我們要吃什麼。我說你們的魚頗貴,也不打算吃鮑魚,侍應叔叔一點也沒有表示不屑的表情,其實我有點驚訝,因為這裡始終是利苑,我看鄰桌的大都大魚大肉。侍應叔叔聽了我的要求仍舊態度親切的招待,很好人。

點了一份鵝掌給爸爸,因為他很久沒吃,賣相不錯,上桌時是熱呼呼的,爸爸說不錯!汁不會過咸。
嗯,我也有點想吃。。。

Wired Cafe - 希慎的魔咒

好吧話說上一回於南小館等了7世才上菜的經驗令我對希慎的餐廳有點恐懼。當然,這完全是不合理的感覺。

早前在尖沙咀美麗華酒店下層看見了Wired Cafe的分店,餐牌上有一項 Dutch Baby Pancake的食品,有咸有甜,我被深深的吸引。
雖名叫Dutch Baby Pancake,wiki說它的來源地是美國。反正就是通常於早餐吃,以鐵pan之類焗成,上面可有不同的toppings作為配搭。

這天再來銅鑼彎希慎見到有分店,那時已差不多2時半,不用等位,所以我和SC立即進去。話說上次和TC也是差不多這段時間到南小館,南小館也是不用等位,但卻等了45分鐘才有得吃,這次來Wired Cafe不會吧!
一早已有目標,下單也很快。我較愛吃咸的,所以要了Mushroom & Tomato Pancake ($80),另加錢加了芝士粉。事前已向侍應確認此項pancake沒有肉。侍應提醒pancake是即場焗製,要等15分鐘以上。

種類不算太多但已足夠

Thursday, September 12, 2013

Restaurant PETRUS at Island Shangri-La, Hong Kong - Weekend Menu - 噱頭十足

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KK發財啦!哈哈哈哈,我就想。話說KK的確有好事發生,非常大方要請我吃一頓名貴的,我便選了香格里拉的珀翠餐廳 (Restaurant Petrus)的午餐。晚餐?也不好讓KK這般破費啦。

進入餐廳,見到頗華麗的佈置,但應該是因為老牌名店的關係,裝潢是較舊式,不過就是這樣才顯出fine dining的架子吧。值得一看的是地毯,因為有很多污蹟。。。

甫坐下,侍應便問我們要不要水,我們是要!原來這裡沒有免費的水,最普通的水是1瓶100元的水。不過,咱們今天是出來吃好的,不在意!

過了一會才有menu,原來weekend的中午menu最近轉了新的形式,不再是和weekday一樣,而是有一個較特別 (及較貴) 的menu。侍應說得很快,停不住他,總之就是在16種基本材料中選4樣,大廚會根據你的選擇炮製以那基本材料為主的菜。16種材料分4類,分別為Vegetables、Fish、Meat、Sweet。你可以隨意選那4種材料,不用Vegetables 1款、Fish 1 款等等,例如你可以4款都選Sweet。不過我其實是想吃weekday menu的,但一場來到又坐了下來,就試試吧。

new menu

Amuse bouche西柚沙律,吃下去,就是西柚!還有黑椒,哈哈,還以為amuse bouche有一些特別點的呢,不過西柚總算夠甜。

Amuse Bouche

Wednesday, September 11, 2013

南小館 - 嘩! 使唔使呀? 等了45分鐘的麵

又是下午2時多左右在銅鑼灣找吃的,本身就在希慎的誠品內等TC,會合後就在希慎內看看可以吃什麼。行到南小館發現人不多,沒人等位之餘店內亦只是半滿左右,該是午膳的人剛離開。之前聽說過這品牌,我和TC便決定一試。

店內的裝潢好像無印,或是一間咖啡室,柔和的日光照進來很是舒服。

等待的開始

Tuesday, September 10, 2013

UCC - 不是即沖的UCC

我常覺得銅鑼灣看似是個旺市,四處也是餐廳及小食店。但如果想找到好吃的,卻是不是一件易事。當然,你可以選擇去酒店的餐廳,但不便宜。街坊一點的食肆很多是連鎖店或太多自由行,商場內的食肆水準不穩定。反正,我在銅鑼灣就是常常找不到餐廳!

是日星期六來到,想食一點下午茶但卻不想去starbucks,因為平日上班已常光顧。CW提議去UCC。這家UCC位於銅鑼灣廣場,星期六下午2時多非常旺場,有很多人在等位!看進去餐廳內原來午餐有semi-buffet,不過選擇看來並不吸引。我們等了大慨20分鐘有多才被安排坐在Bar檯的位置。Bar檯可以看見一位阿姐,這位阿姐真厲害,自己一人負責咖啡及waffle的製作。

看看menu,是下午茶時間,和CW一人點了一份tea set,另還要了一個散叫的沙律。以前我一日至少喝一杯用UCC咖啡粉沖的咖啡,不論是即沖三合一或自己下奶的我都喜歡。不過如果是三合一的話,我只喝炭燒的口味,喝下去有咖啡香,亦有燶味(應該是炭燒的味道),不知為何,我很愛喝。所以這次來到專門店,當然對其咖啡有很大的期望。這裡的咖啡選擇很多,因為我想試一些外面較少喝到的,所以我點了熱的"滴漏咖啡",CW的我忘記了,凍的那杯是她的。我的咖啡果然咖啡味非常濃,甘苦並共,加上奶後很滑。好!

咖啡香很濃很濃,久久不散

Sunday, September 1, 2013

[推薦] 沒時間就找時間看吧 -- Nashville -- 起好睇 -- 2

續上回
提到故事性是Nashville好看的一半原因,另一半原因係各位演員的演技

(大量劇透!)

演Rayna的Connie Britton,如果有看American Horror Story season 1的話就知道她是誰。她的演技一向也是公認的好,憑著Nashville,她拿到了Primetime Emmy Award for Outstanding Lead Actress 同 Golden Globe Award for Best Actress的提名,我超希望她會獲獎呀!!! 她演出了一個superstar的風範,離婚婦人的哀傷。亮點是談及當年離開Deacon及隱瞞大女兒身世的原因,她的哭戲可是不顧形象。

與Deacon吵架時十分委屈,只有她最明白Deacon當年酗酒時的可怕

Brasserie de L'ile - 隨和的餐館

由中環地鐵站到Brasserie de L'ile,其實也頗遠,就是要由置地上山。去的時候還下大雨,弄得我和KG都很狼狽。大約12點多到達,只有一至兩檯客人。店舖其實挺大,所以坐得很舒服。大慨是因為剛開門,有幾張檯放了很多食材,有很多青、紅、黃椒,洋蔥,甘荀等等,很有家庭式的感覺。Brasserie好像是小酒館的意思。這裡也很配合法國小酒館的態度,侍應們都帶有懶洋洋,很relaxed的感覺,不過招呼卻沒有待慢,亦很友善。

週未亦有set lunch供應,而且選擇非常多。基本上是 Starter + Main Course + drink。Starters 可從餐湯、沙律或 "Others" 選擇。"Others"就是一些特別點的食物。Main Course 的種類很多,可以從 Pastas & Risotto、Cold & Hot Sandwiches (有croque monsieur/madame!)、Meat、Fish、Eggs (即 omelette, scrambled eggs 或 benedicts,可自選配料) 及 savory crepes。如果不吃肉的話,價錢為百零元,其實很抵!要跟餐甜品亦只是加多$10。

點好食物後,侍憑立即送上我最在意的餐前包。法國小酒館,當然是Baguette!這款餐前Baguette不過軟但又不太硬,有麵包味,很好吃!因為我對西式麵包大愛,所以refill了一次,還遭KG白眼,哈哈,她不懂欣賞!

可以打包嗎???

Saturday, August 31, 2013

[推薦] 沒時間就找時間看吧 -- Nashville -- 起好睇 -- 1

其實我是一個超超超毒勁勁勁宅的一個小小女子,每天一有時間就會看電視劇!這次想大談的是Nashville。(因為太想談,所以要分2個posts)

(大量劇透!)

Nashville是美國田納西州的首府,亦是個音樂中心。Nashville的故事便是有關於Nashville出身的2個唱country music 的大明星。

Wednesday, August 28, 2013

SR Gallery Cafe 讓人有想離開的衝動

是日和CW吃了午餐後,由於我太大食,只有午餐不能滿足我,再加上我們想在看電影前找個地方坐下來傾計,所以來了銅鑼灣覓食。之前有看過關於 SR Gallery (方圓藝廊) 的資料及食評,在想它的氣氛應該不錯,亦有下午茶套餐供應,便帶CW來。

上了Cubus,找到了Cafe。雖然Cafe佔了整層,但實質並不是很大。大慨一半至三份一的空間用了來放畫及藝術品。星期六的兩三點左右布不是太多人,全都是午膳快完畢的食客。

Mesa 15 - 朋友的生日午飯

和好友TC認識了7年有多,我和她的性格一個是南極,一個是北極。但怪異地,我們一拍即合,渡過了無數的大學日子,最後成了很好的朋友,應該是一輩子的朋友吧。她的生日,我們決定一起吃一頓午飯來慶祝。

較早前知道了Mesa 15 搬了店舖位置,週末也有set lunch供應,TC同意來試試。星期六的中午並沒有太多人,店內很光猛,開放式的廚房讓客人可以看看廚師如何準備食物。

Mesa 15 的 lunch set 可從1) Pica Pica 2) Main Course 3) Dessert 各選一款,再配 coffee/tea。價錢是$188加一,即約$200左右。

點菜後即送上 chilled strawberry gazpacho, grilled lberian pork belly,就是凍湯配豬腩肉。份量不多,酸酸甜甜的,但喝不出士多啤梨味,TC 說豬腩肉不錯。是一個不錯的開場菜。

chilled strawberry gazpacho

Oolaa - la - la - la_Brunch

前些日子還有公眾假期的時候和KK來了中上環brunch。 KK介紹Oolaa,說她分別到過這裡和灣仔的分店嘆咖啡,覺得很不錯。不知道為何KK連它的食物也沒有試過就大讚它好,而我又深信不疑,哈哈哈哈哈,我們的腦袋應該很有問題!

反正,最後我們就是去了。上環的Oolaa 分"外"和"內"。"外"的是半open的設計,有梳化椅及不能訂位。"內"是較為formal。第一次去的時候大慨是下午2時,店內大約坐了一半的位置,侍應安排了梳化位給我們,呵呵!

環境和設計都很好


Wednesday, August 21, 2013

Chez Patrick Deli - 法國碳水化合物炸彈

從上年開始,不知怎樣的我愛上了"鬼佬麵包",即是那些很硬很韌的麵包。我一向也不太喜歡又軟又綿的港式/日式的麵包。應該說,不理任何種類或國家,越硬越韌我越喜歡,咬得下巴都要掉下來也沒所謂。所以每次到西餐廳用膳我最有興趣的就是"餐前包"。

前後來了兩次灣仔星街的Chez Patrick Deli,我承認,第二次來有一半原因是想再吃那免費的餐前包。。。

就是說你呀,我的baguette

Chez Patrick Deli 有為街客向Bread Elements訂麵包的服務,但不知道這裡的餐前baguette是否Bread Elements的出品。怎樣也好,第一次來的時候已經對餐前baguette很有期望!送上來的時候這餐前baguette是熱烘烘的,咬下去正是我夢寐以求的韌,包邊則很脆,所以會有很多麵包碎,吃時要小心。附送的牛油很小的一塊,不過應該是可以添的。我的朋友CW則不太懂欣賞這餐前baguette,看她很花力氣才咬掉一口,又以奇怪的眼神看我吃baguette的激動。沒要緊,你不吃,讓我來!

Saturday, August 17, 2013

認真開始吧!!

之前並曾經嘗試寫日誌。原本的定位是以寫吃的為主。不過因為沒有用心及決心,寫得連自己也覺得接受不到,人又懶,便不了了之。但現在心態改變了,知道自己其實是想寫一點東西下來,將來可以回看自己的生活及思想。我會記下的不止是食記,還有我愛看的電視劇,愛讀的書,奇怪的經歷及所見,當然也有對工作的嘮叨!! (我可不怎麼愛我的工作)。如果可以的話,會中英對照,當作是練一下文筆。 

那麼... 開始吧!!!

I did try to blog before and the original theme was set to be food review. But since there was basically no commitment nor dedication on my part and my habitual laziness, the blogging thing did not last long at all. Looking back that was a kind of mistake. Now I am clear that I do want to jot down a few words from time to time for my future self to have something to look back. This blog will be about eating, TV-ing, reading,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of coz, my "beloved" job (not really...). If possible, I am gonna write both in Chinese and English, something like a practice for myself. 

 Sooo..... let's get started!